石油煉化過程中,各二次加工裝置的原料通常都會經中間儲罐暫存、緩沖,再由泵送至裝置加工。根據儲存介質的不同性質,儲罐的材質、結構、形狀等也會有不同。按照SH/T 3007-2014《石油化工儲運系統罐區設計規范》的要求,渣油、蠟油、加氫重油、催化油漿等重油儲罐通常為常壓拱頂罐,部分儲罐可設置氮氣密封和呼吸閥,但不是強制性的。在生產運行過程中,由于生產工況的變化、操作和管理的失誤、自然環境的突變等因素,容易造成儲罐超壓、超溫,嚴重時會引發介質泄漏和火災事故。其中,超壓是為常見的一種事故類型。
某石油煉化企業自2017年以來,先后發生11起重油儲罐超壓事件,4次發生罐頂撕裂,其中2020年夏季發生的一起某加氫重油罐(渣油加氫后的重油,作為催化裂化原料)超壓撕裂的事故具有典型性。本文對該罐超壓原因進行分析,并對重油儲罐的設計和操作進行探討,提出應注意的事項。
加氫重油儲罐是4.8Mt/a催化裂化裝置的原料罐,儲存介質為上游4.0Mt/a固定床渣油加氫裝置送出的加氫后重油,于2017年9月投入使用。加氫重油罐的結構形式為立式拱頂常壓罐,罐頂設氮封和呼吸閥,儲罐的相關參數見表1。